生物学硕士学位点所在培养单位西藏大学理学院生命科学系,是西藏大学首批获得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院,自2012年以来,已有8年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目前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研究生导师18人,已经培养研究生5届,目前在读学生56人。
生命科学系的全体教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生命科学系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级重点项目等或已顺利结项或正在进行中,在科学研究和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党中央、自治区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实验室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建成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动物标本室、植物实验室、植物标本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视频互动室等众多服务于本科教育的实验室,总面积达2370平方米。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95%。2005年获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2011年获自治区重点学科“高原生物学”建设,2012年获得教育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创新团建设。西藏大学“生态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之后,为了推动西藏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研究生,形成本-硕-博连续的培养的完整体系,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生态学教师团队”已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已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同时,生态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已列入西藏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
生命科学系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设,不断改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巩固了优势学科地位,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办学能力。 根据专业需要培养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和学历,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 为我系的教育与科研服务。自1979年生物专业招收以来,已形成了一支专业、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敏锐、政治素质过硬、团结向上的多民族专业教师队伍。目前拥有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方向突出,研发能力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专职教学团队2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助教3人,在以上人员中包括博士11人、硕士8人和本科3人。拥有研究生学历教师56人。现启动了“一江四河”生物多样性科研考察和麦迪卡湿地监测站的建设,为西藏地区动植物等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以及本专业的教学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生命科学系年平均发表20篇以上学术论文,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50万元以上。
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分别为理学植物学(理学院)、动物学(理学院)、生物物理学(理学院)、微生物学(理学、医学)、生理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院)。
1. 植物学:以传统植物学为基础,以高原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在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及分子进化、西藏特殊生境植物多样性研究等领域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 动物学:以高原动物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原动物生态、高原原生动物、高原昆虫学、高原爬行动物等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科学研究,对西藏的经济和生态屏障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 生理学:生理学以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阐明机体及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产生机制,以及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能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4. 微生物学:以高原微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西藏实际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在资源及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菌物学、西藏结核病病原学、藏族结核病遗传易感性、抗微生物藏药等方面开展基础和应用性研究。
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西藏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濒危药用植物代谢工程研究、高原资源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藏族高原适应不全的流行病学调控与分子机制、干细胞性质与应用、营养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领域开展了研究。
6. 生物物理学:涉及高原太阳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红斑作用研究、高原太阳紫外线对人体产生维生素D的研究、光动力学治疗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及色素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一直以来,西藏大学理学院生命科学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历年来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升学)率一直保持100%。西藏地区各中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几乎都有本学科点培养的毕业生或科研骨干。近五年毕业研究生共40人,其中10%选择在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0%就职于西藏地区各中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工作。